在莫衷一是时定分止争,在风险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在杂音噪音的干扰中勇往直前。这是改革的需要,是改革领头雁们必须具备的过硬素质
3 m9 j7 c. H! _# D$ K+ i3 E. z$ m/ n
有人说,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领导干部拼的是智慧和格局,比的是定力和耐力,而归根结底,看的是担当的肩膀多硬多强。
4 `7 K1 ]( p: [$ R' Y3 f' y1 q' S" V! ~
改革的词典里,没有“容易”这个词。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深水区之后,向前推进的难度更是前所未有。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头雁迎风奋力,群雁才会协力向前。领导干部就是改革创新的领头雁,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了担当的精神,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3 Y& \2 S/ X' z7 t0 d
6 g8 J" B, m+ o 谈及这些,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之所以能面对风险挑战迎难而上,在盘根错节的利益交织中挺身向前,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竞争中逆风飞扬,靠的是党中央的运筹帷幄,靠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和作为。正如国际媒体所观察的,习近平“亲上火线主导改革的负责姿态”,最高层的决心和担当“超出预料”。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起敢于担当的标杆,振奋起全社会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R9 F K! n/ `8 m- p
( u+ C; X/ W* P' `9 i# o( ? 今天的中国,处身技术革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交汇之中,在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之后,一些领域开始进入没有先行者的“无人区”,各种不确定性、难以预知性开始显现。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没有担当如何触动既定格局?面对改革路径选择的歧见丛生,不敢拍板如何做到定分止争?面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杂音噪音,不能顶住压力如何实现善始善终?改革越向纵深推进,就越需要那种能站出来的脚步、能挺起来的腰杆、能扛住事的肩膀。“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的压力肯定会越大,这就叫有担当。党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总书记对县委书记们的嘱托,也是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期望。' G: K& d7 x0 ]9 x0 b
' d) o& p/ s4 P6 d# L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才有了改革督察的一竿子插到底,有了甘肃城乡居民分级诊疗的“资金下沉、专家下沉、病人下沉”,有了电力体制改革多方利益协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6 y- s3 V) X$ j b$ e# G( u7 T- |* Q! R/ g/ v3 s
“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才有了一大批领导干部“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有了简政放权这场权力的自我革命初见成效,有了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改革配套方案等一系列改革落地生根。
, S' R0 q7 S' b
% }6 K! o8 z2 L. l; F+ g2 k “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这才有了浙江省下发《关于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若干意见》,数名干部根据相关免责办法被从轻或免责处理,有了“为官不为”的做派越来越失去市场,有了振士气、促落实、“让实干者得实惠”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 G+ Z7 \0 Y9 a7 F2 D) n' u
2 }; D$ k' s( _2 ^# F$ D
担当是精神,也是能力。敢于担当,首先要有坚定的“担当自信”,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坚决改、大胆试,风险挑战不能阻其行,杂音噪音不能惑其志。敢于担当,离不开勇毅的“担当决心”,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也不能总想着左右逢源,把改革方案磨成一个一个圆蛋蛋;敢于表明态度、坚持原则,才能凝聚起改革合力。改革不是空中楼阁,最终要靠效果来评判,有担当就要能打通“中梗阻”,畅通“最后一公里”,让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 h7 W8 v4 K1 D+ G2 v% ?: P. B* r5 m+ S1 I+ H1 b* x
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成为改革的主流话语和最大共识。在莫衷一是时定分止争,在风险挑战面前挺身而出,在杂音噪音的干扰中勇往直前。这是改革的需要,是改革领头雁们必须具备的过硬素质。
3 E1 N4 I( y7 F; _
) T3 s g0 m: @4 k) S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9日 05 版)
, [ ^' f, f( f% c+ r) n. }0 g8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