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望远镜 发表于 2014-5-28 12:05 ~% ~5 Y/ ?% c
初入公文,自己有一点点浅见和认识,就老耿老师的几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4 G$ Y- z! q4 t& { 1、你对领导意图的理解?8 } U$ \- H* R9 d
...
+ ]* `1 S# R# u7 w1 Z3 Y, Z上午有点时间,带着自己的问题仔细看了看老秘网之前关于领会领导意图的文章,也包括老耿跟老猫的。又汇总了一下,贴出来作为参考资料,希望老耿为大家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7 V' ]/ h( w9 w
) |) F: N G8 h$ G
途径:
1 a) t* e$ |9 b/ W1、记录领导检查、调研讲话+ ^& v, t$ Y3 E5 G+ q* K% v( ]
2、聆听领导部署工作的会议讲话
/ w0 j1 G( d! V1 v, }3、查看文件的领导批示内容7 ^, M, U1 D x: F4 U
4、学习前任秘书为领导写的材料
6 B+ ?; v U. c: O) b* p5、向自己的直属领导或老同志请教
+ x \( V/ _1 e5 @: i1 R6 Q4 W/ a% z q2 O: j
事例:9 v( ]! y8 Q) g0 u6 D
1、 听懂领导话中话(潜台词)。有—天,xx将打完的文件交给领导,领导看过这份打印得错漏百出的文件后说:“我曾经吩咐过你,这是—份绝密文件。想不到,你竟如此‘认真’,闭着眼睛连看都不看,就把它打出来了。” 领导表面上 说“ 认真”,其“潜台词”却是“不认真”。领导用这种方式对打字员作了委婉的批评。" e/ q6 K* n# ~# ?- z* G& f j
2、 与领导同步思考。1958年“大跃进”受挫以后,党内不少同志在思考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怎么搞?特别是庐山会议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此感到困惑、产生了怀疑。据《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介绍,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那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针对1958年以后取消家庭副业的“左”的错误,他说:“这几年把社员家庭副业搞光了。—个国家的富足,首先要看老百姓富不富。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裕。”这就是他作为秘书能够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步思考的表现。
- M l$ ]: B+ A0 i& G) E# s8 M h/ w' R. v5 ~; V, k. B
应特别注意克服和纠正以下几个问题:
2 A0 i, l4 d; s; y* \一是受意时不能一知半解。口头受领领导意图时,有的本来对领导意图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没有弄清领导的本意,但由于怕领导说自己理解能力差,思维不敏捷,不敢当面向领导询问,更不敢提“为什么”,只好轻率违心地回答“明白”、“是”,作出没有问题、坚决执行的承诺。由于受意模糊不清,理解起来往往陷入困境,甚至“卡壳”。有时之所以“出力不讨好”,在领导面前出现“这不是我的意思”的难堪局面,受意不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n3 v2 P6 U( \ A6 O5 l二是理解时不能生搬硬套。有的在理解领导授意时,习惯于照话直录,机械套搬,从表面上孤立地去理解;也有的拘泥于只言片语,片面咬文嚼字,由于理解时不全面、不系统,缺乏连续思维和综合思考,往往只能依葫芦画瓢,挖掘不出深层次的东西,只能产生出“半成品”。要创造性地领会好领导意图,就要努力提高思维层次,拓宽思维渠道,不断积累学习,否则就难以向领导交出满意答卷。- m: q* q. L4 z) _+ y% N% A
三是贯彻时不能惟命是从。有的在理解领导意图时缺乏正确分析和深思熟虑,有顺风倒的现象,始终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建议不敢提,问题不敢指,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上,绝大多数领导都是喜欢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的,只要问题提得准,方法适度,领导会虚心接受的。9 K ~9 R# \: i+ L) q1 d& B+ ]9 c) ]: q
四是处置时不能固执己见。有的在领会领导意图时,为服务思想树得不够牢固,不管领导好恶,喜欢用自己的“口味”取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领导身上。更有甚者,自视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对领导意图你按你的意思说,我按我的想法办,这就更不对了。当自己的观点与领导意图有分歧时,最好适时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与,最后还得由领导定夺,不能先斩后奏,喧宾夺主,更不能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 m# p1 b5 C m4 g
4 Y$ x" @1 ?% w7 u; |. W
老猫说:& a2 J/ O7 e5 v: W& m- ^+ ~9 F
领导说让你看着办,不是不让你办,而是让你抓紧办;
2 w+ d" J! k* o/ [1 x* A+ p6 J
# C2 [* \. T; R4 _; L 领导征求你的意见,不是真的广开言路,而是在寻求同谋;
1 z0 u @8 W6 |( [6 K8 b( @- |& M2 Q; H0 b6 o9 K9 I
领导找你吃饭,不是让你品评美食,而是让你去买单;
9 k# b( |8 D3 M7 l' G# `$ U! S$ G+ C ^7 J1 l4 k+ A/ [5 E: D
领导表扬你,不是因为你真干的好,而是在笼络人心;
( @9 M9 _4 r+ u* x6 C
; R' T5 @. L4 N( C! W7 }2 Y 领导批评你,不是你真的有什么过错,而是提醒你别站错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