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版聊活动] 提问5:有的工作一年后和五年后情况差不多,如何写下一步工作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3-7-14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511832684 21:26:07
% ~2 W$ v$ g" E6 i* s- M
! c) K7 u5 Z. X' N9 i我认为有的工作经常有进展还比较好写总结和下步,可是,有的工作一年后和五年后的现状是差不多的,应该如何写下一步工作,比如工业方面干发展也发展不起来,写大了实现不了,写小了领导不满意,更闹心的是领导和企业也不知道下步该怎么发展,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下步工作该怎么写?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3-7-26 13: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关于提高文字水平的几点认识如何撰写调研报告
; w  O+ I+ c& C) Q2 v  S/ F) D3 n8 C- F
(白福臣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兼市监察局副局长)
+ a6 l. Z7 g, n5 {4 {8 ]7 g  R$ X- f% ^/ {' K
一、提高对公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Y* z" G) s0 W+ z8 C. ^! |7 L! {- K

5 v* X+ h6 e  q5 Z" ~& |5 j6 |1.公文写作是一项古老职业。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公文很重要;2.公文写作是一种重要本领。公文写作对公务员来说是一项基本功:不能不懂,不能不用,不能不学;3.公文写作是一条成长的捷径。其一,公文写作利于人的知识积累;其二,公文写作利于人的能力提高;其三,公文写作利于人的作风历练。
& \& m6 u# e! S
3 v, K6 A2 ]. ?* n二、做好公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 u( A0 x7 [5 u- ]
: B* G/ ]  ?5 m. i- |1.学习政策理论。一要学哲学,二要学理论,三要学政策;2.了解本地实情。一是了解思路,二是了解数字,三是了解位置,四是了解过程;3.掌握写作常识。一是公文的构成,二是文种的使用,三是行文的规则,四是写作的过程。
* n, R  `% ]* p" j# U: q* d
" l8 h, L4 y. t6 d' v三、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 Y; r7 j8 z% S. J5 G/ z
. y/ n8 t- z& E$ _0 O* Y(一)要确定好主题。主要从两个渠道来:上级精神和要求等、单位负责同志的意见;(二)要广泛占有材料。收集材料的标准有三个:要实、要新、要全;(三)要熟炒材料路子。“七分构思、三分写作”。在讨论中应特别注意两点:不能无我、不能唯我。框架形成后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回过头来考虑全篇,融会贯通,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二是深入思考,列出每段的要点,使框架更为细密、严谨;(四)要注意热写冷改。修改内容应包括:主题的斟酌、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
  `8 n# h* T3 R7 ]  ?+ C) Z- x& i  N( v# p5 [# Q
四、注重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9 Y( H1 n* J4 B! |$ i! F+ _5 A  R
7 o( S# k  E. s$ X& m
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有:一是多“看”。就是学习借鉴,丰富涵养自己。“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二是多“写”。俗话说勤能补拙,“常看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三是勤“思”。就是常说的“悟”。多思才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四是善“易”。就是更换角度和位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五是乐“创”。就是喜欢创新。克服“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通病。
: i/ u& k& c* Z& a" h/ }( n2 W
- I0 y2 ?" o$ H, d写作者要做到:饥于学,渴于问,惯于思,勤于写,敢于言,淡于功名,薄于应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关注

490粉丝

418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