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g( a7 _# ^刚开始的时候,小笔杆子写文章,文风平实,讲究删繁就简,一句话能讲清楚的绝不用两句,所写文章短小精悍。写总结实事求是,有什么,写什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领导看后很不满意,“要有点政治技巧吗,理论上适当拔高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嘛。”小笔杆子回来反思了几天,恍然省悟,试想两页纸就完成一个领导的讲话,叫领导在台上刚讲到兴处就煞了尾,岂不罪过!你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地凑个大篇幅,如何能展露领导的学问与口才?寥寥数语,完成一个总结,岂不显得领导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岂不枉负了领导的名号?再说了寥寥数语哪能把领导的亮点具体而详细的展示出来?9 [9 n2 x7 @% Y* z$ S; q
; s. e% H F. l. K# u
开窍以后,小笔杆子敢写敢吹,也会写会吹。不吹不行啊,不吹哪有哪么多事实可写?不吹拿来的厚重充实?人吹你不吹,不吹也是吹,领导也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嘛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笔杆子脸皮渐厚,胆气渐增,吹术见长,后来简直就得心应手了。在小笔杆子看来,吹功有三层境界:把一分成绩说成十分,那叫渲染,尚属起步入门;无中生有,可算登堂入室;将黑的摸白,所谓“负面文章正面做”,而且丝毫不露斧凿痕迹,那才叫艺术,那才叫已臻化境。不仅如此,他还熟悉了政策口径、善于揣摩领导意图、能够准确把握形势发展方向。领导给群众讲话的口径他熟悉,领导给上级回报工作的口径他也熟悉;能够公开发表的口径他熟悉,不便公开发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口径他也熟悉。不仅如此,他还非常熟练地掌握着讲话、报告等一应公文的写作技巧,起承转合、甲乙丙丁,张口就来,出口成章。什么指导思想呀,方针原则呀,什么几个关系、几个重点呀,条分缕析,头头是道,硬是给人一种政治技巧成熟、理论水平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