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什么7 N7 H; l X7 c: i& I O
! e. _( Q5 |6 Z8 k9 A3 | 公务员考查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积累、一种方法,一种处理千头万绪的行政公务的能力,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知识沉淀以及一种化繁为简的答题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方式! j! U$ b" M$ [6 {- Y
g6 J1 `" z& o& o
& ]' x* v+ p! {1 k8 S: i。而公考的目标正是从专业不同、特长各异的报考者中选拔出最适合某一职位的人员。# f0 W: Q9 \8 N# m4 L
6 u: y9 L0 V/ a; z- G6 ]) D! [
二、公务员怎么考( W$ m7 F" ~3 S: n I8 J, m
4 U6 Y s7 b9 U7 B8 j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来源于积累,能力来源于知识的广度和厚度,它的培养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所, L: @5 {' M' T) O( b; x
5 P, K( J" G8 h" Z) A, a" t& s9 t$ x
以建议公考复习要从大三开始,做到早复习、早积累、早掌握。. T' X) V u, |7 i
7 Z1 L6 Z( ^! d9 i. D1 d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和技巧是助你成功的“东风”,但这些方法和技巧考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习得,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通过
6 n' q( B C) y* V5 O" `% |
' Z/ O1 Q1 X" @" b; s* m" S$ N- s: B6 S" u
系统正规的辅导。
4 d( t! M5 R$ }, c; r* _% H% D
( u* T0 R# [4 m# S 三、公考变脸现象
4 X/ ~6 {" I5 A& s& |. w; c9 e, i' f
目前,全国各地书店涌现出了各种冠以“国考或省考”、“文理科”、“应届生与社会在职人员”、“地方上的军转干或公检法司”、“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等“两分法, P# P5 g. Y4 n1 L# U8 K; j
1 G3 L9 ~. O$ W7 M9 `( K$ H @/ f) {+ \* y6 s, e
”或“多分法”的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多达十几个版本。令广大考生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实际上这些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粗制滥造,如果考生不慎选用将会被严重误导,
( \9 S E! t" a( R' Q; O: q: _8 K0 Q. g
( L) N& @4 [2 ~" I) @; K- \) O! C5 q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大量金钱,而且还耽误了早日步入公务员行列的良好机会。
, x/ p6 I% D% t
5 ]0 {1 H3 f! N, _1 F( K9 v 鉴于此,广大考生务必要理性看待公考,弄清“变脸”实质:
; U, P: l# C2 u" Q9 ?8 |- o* |2 e. q( h& W5 D: J
1、变脸一:国考与省考; _* ?8 ]0 t3 V9 x
& P+ F9 O$ ?* E2 o2 j$ D “省考”来源于“国考”,因为“省考”是以“国考”的精神为指导,试题的命制与“国考”一脉相承。
5 o6 X: r( i. Y
# V+ U& }/ ^' x7 W( d; o “省考”略高或略低于“国考”,两者并非完全一致,但区别仅仅体现在题型结构、表现形式、难度、题量、题材和局部题型的称谓上。8 b, |5 d2 ^5 L0 O
5 g! i3 X5 c3 c, A5 c! j2 h8 W8 G
常冠以“省考”称谓的“辅导班”和“辅导书”,无非就是“国考”辅导班和辅导书的变脸,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正可谓“换汤不换药”。/ |/ o/ B1 k9 A. W: x
5 y8 y5 I7 G6 M/ T
2、变脸二:应届生与社会在职人员
8 p# @. g; w6 D; Z7 {5 Y5 {1 A, p; ^9 c) d/ ~# _* i
公务员考查的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其试卷的命制是以当年公务员考试大纲为基准,而并不是以专业的划分或有无相关经验为依据。
3 D$ [. ~3 V5 Z j. \6 M1 O4 Z0 t( F% b' p1 t0 S4 Z9 o! [' }' }
除特殊专业外,多数报考者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虽然考生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但行测考试不会因为你曾是文科生或是理科生而产生专业障碍,因为其测查的知识是最基8 [: i: ~7 w, D$ o7 s3 O
- i1 J: p1 i4 j6 p) g+ A7 ]
4 f% t: ^- |6 }, a1 b' B础的,无专业歧视。5 E5 I# i" C2 G) [6 D5 L
: P& }" ^. w8 k) X 冠以“文理科或应届生与社会在职人员”的辅导班或辅导书,也是在“国考”辅导班或辅导书的基础上,对其考点或题量进行任意增减而已,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 v, e, k5 n& b; e) Y4 t# }- q, q3 G. `( ]) W% M# d6 m) u3 @
3、变脸三:公检法司、军转干
$ q5 q G' a# [5 g5 R1 \2 j0 O# y" V3 X5 a6 G8 W, j+ y. V2 R4 }
看似专业性极强的公检法司考试、军转干的考试,其实质只不过是地方上举办的一次公务员考试而已。因为绝大多数省市的公检法司、军转干考试,与其他公务员考试唯一的- G! [* B7 C5 {. e; v
2 L7 L9 {" r. E& ?0 o* _2 _2 q9 k! A) s m# K8 Z, s6 p1 Q
区别只是报考者报考的职位背景不同和所考查的具体专业科目不同而已。
/ e$ T: \2 q9 L: y+ M" k( g, V
* [+ V# f2 i0 ~ 由此可见,冠以“公检法司、军转干”称谓的辅导书,也是“国考”的一种变脸,并无专业性的差异。1 _% \$ t5 v! @' j0 d2 C0 v! ~
( Z5 {. k4 l: Y; j7 w% W 4、变脸四: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
# o. {% }5 M2 M- n
, a1 T9 X) s% s5 o “选调生”,是由相关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其实质上也同于公务员考试,只是选拔的条件略有
4 j1 ?( @* |. P9 m
0 \) m! V% U: [8 c) s7 D* k6 V% W( y
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更严格、门槛更高,但是考试内容与公考别无二致。& A9 |, m1 n8 ^
( T! k! G; @: K' H6 [ G( W 事业单位招考与国考考查的基础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各地考查的公共科目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只考公共基础知识,如河南省;有的地方考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7 c& ]6 C" I7 e
: h2 H7 E/ J9 M3 L' o& g
$ u2 L& }; P1 C. ?' i. B/ v' z如四川省。, j, Q3 U- l7 }6 l1 Y
6 c2 i. O' Z. t: e4 |- D5 G
不难发现,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也跳不出“国考”的范畴。) }$ z" Z, J' E% I
9 Q3 Z2 }, r% E" D# ]4 ~7 C
此外还有公共基础知识教材的变脸,在部分地方上市的公共基础知识教材,有些地方甚至起名为“综合知识”等,其实质就是2006年以前“国考”行测的第四部分常识判断的
- L6 r9 G' M0 [( q- }0 n0 A0 J+ |8 P! B9 s/ n/ P
r5 b1 @" g" ?+ g6 t变种,它所涵盖的知识面依然如故,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众多领域,根本没有根据当地考试大纲增添任何有效的知识点。 X8 i) b, N \8 P5 k
* M( S/ m* t1 j, E7 o b
一言以蔽之,纵使公考教材版本众多,品种繁杂,均源于“国考”,多是对“国考”的一种重新加工,其实质未变,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 U( G3 [- C% Z
: Z/ v, Q1 Q: {. J7 R+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