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复制链接]
办公室秘书 发表于 2012-3-25 1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基层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提升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为此,本文拟就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有关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思考,供各位基层领导参考。
2 O0 d2 }) O# G9 j, b- p9 J4 p2 z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 b! R3 [2 K- n; Y$ w" V: [

/ J9 |( U/ @8 h" r8 h" j4 y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即能够有效控制并合理发泄情绪;二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即能够时刻保持人格的健全完善和人格的健康完整;三是具有正常的心理反应,即能够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四是具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即能够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五是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能够及时协调妥善处理自己与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 o+ N3 ]2 N3 v2 L  C" k
7 C" D/ ?2 G9 |: I" L; H
  二、当前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9 Y& \6 h: S5 @* }# [
# q% v$ b# f( w
  目前,有为数不少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五个方面:
7 Y; Q( z6 K/ r9 s1 {: x$ B8 Z, N9 M6 K- x( w
  一是心理紧张而焦躁。有的领导干部面对基层一线既艰苦严峻而又复杂多变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难免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深感工作压力大、风险责任大。对于环境适应能力和应急表现能力相对较弱者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他们中的有些人往往会因心理异常紧张而变得焦躁不安,最终导致其工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有的遇事不冷静,有的虑事不周全,有的行事不严密,有的处事不果断。更有甚者,思想颓废、作风漂浮,工作上一旦遇到困难和麻烦、矛盾和问题,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能拖则拖,惧怕风险、怕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9 p3 |' y3 q/ `# G) T: w' d
- m6 @/ P" s& C+ Y* [9 C& Y
  二是心理疲惫而倦怠。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主要领导,因长年累月工作、学习、生活在最平凡、最艰苦、矛盾尖锐的基层一线,频繁的加班加点重复应对处理基层单调枯燥乏味而又无规律可循的繁重工作和日常事务,身心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有“头昏眼花、腰酸腿痛”等身体劳累之感,最终导致心理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低缓、意志低沉,身心疲惫不堪、精神萎靡不振、心理麻木不仁,其工作志向和兴趣、热情和激情由此开始明显减退,直至丧失。更有甚者,信念动摇、思想消极,淡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生活上追求玩乐、贪图安逸。
6 P: H: ?+ V5 K1 z$ U& @. r$ V  U: |8 \$ M5 k
  三是心理失衡而扭曲。基层干部因心理失衡而发生扭曲的现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信仰失衡。少数基层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鬼神,台上讲社会主义、台下搞自由主义,说一套、做一套,甚至说归说、做归做。第二,统筹失衡。作为基层领导干部,纵有“三头六臂”,有时也难以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及自己与亲朋戚友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达到平衡协调,实现统筹兼顾,以致局部失衡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的为了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家庭;有的习惯于讲关系、讲人情,人情大于法纪、关系大于原则;有的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利,不顾丢掉党性原则、不惜丧失人格尊严。第三,欲望失衡。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不比别人弱、不比别人低,如今与别人相比,不论是在职级待遇、社会地位,还是在工资收入、住房条件等方面,样样不占优势,甚至差距很大,自卑失落感、不平衡心理便随之产生,进而改变自己原有的人生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从此以后变得不讲进取讲索取、不讲能力讲资历、不讲奉献讲薪酬,甚至走上政治歧途。. O1 k1 O" V2 a0 x* M$ T0 T
: _: A2 d8 S& m: ^1 e( e
  四是心理郁闷而脆弱。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一方面,需要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历经艰苦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在仕途进取、待遇落实、事业经营、人际交往等方面相对而言又往往处于某种弱势,这样一来,无疑会给一些自恃清高、优越的基层领导干部,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失落感。继而产生空虚迷茫、无可奈何,甚至自我封闭、猜忌多疑等心态。有些人还会因长期得不到释放而导致心理抑郁,严重者甚至怀疑对生命的意义,以致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 g1 W+ \/ U" |: w7 Q
9 [9 s' [! R% ?  五是心理侥幸而放纵。个别基层领导干部自认为“山高皇帝远”、“小错不伤大雅”,以致其平时不注意自律而放纵自己,常抱侥幸的心理去做不该做的事情、拿不该拿的东西、去不该去的地方,总觉得“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结果在“不做白不做、不捞白不捞”等心理的驱使下发生了腐化蜕变。; }- M: \) V' R; v& C( G/ v
" V' U  g4 E# b
  三、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y; |# u/ G( w; a" z. x2 E

% [* N. ^8 X& |8 Q5 h  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G( h2 r, F2 P+ u" M

/ Q7 O; d- ]* b4 T% P; `" m7 m  (一)从主观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 F: i$ p! @( ^5 J. L3 C9 g
# m6 ^1 C* \& L% O* e3 U& L
  一是理想缺失、信念动摇。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其自身主观原因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与弱化。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正是基层领导干部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以及由其所产生的心理脆弱的根本法宝。可时下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受当今社会的不良政风和世俗偏见的消极影响,进取意识弱化、理想信念动摇,胸无大志、斤斤计较,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精神支柱动摇,以致自卑、失落、郁闷、倦怠等不良心理情绪随之而至。
' I" o2 ^5 {0 A+ j2 E) O$ t5 a6 n# K+ i; y6 u
  二是学习不够、能力有限。学习是领导干部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执政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法。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忽视组织对各级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不少基层干部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迎来送往、繁琐应酬以及娱乐厅里、麻将桌上,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以致有些同志个人能力的积累与事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导致其胜任岗(职)位难度明显增大,心理负担日渐加重。对此,单单做心理调适只是“治标”,提高工作能力才是“治本”。
# I; M+ F2 O) [' Z% @; k8 Y, }! N! m$ j$ }* H- R; b
  三是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据笔者调查了解,不少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有的认为心理问题为精神疾病,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不正常,故对心理问题刻意回避、讳疾忌医,更不会积极进行心理自救或寻求专业人士的救助。有的即使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忍耐、克制,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同时,绝大多数基层干部自身心理疏导技能也严重缺乏。
. ]8 e+ e/ c6 E/ T) F' W2 }- s% F+ W' D
  (二)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  m2 h1 D4 ^' _

3 W& e& a& D) X1 \: _$ D  一是压力困扰。压力过大是造成基层干部心理异常的主要因素,其压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①来自工作的压力。基层干部肩负着发展、稳定的双重责任。特别是在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各种矛盾凸显以致基层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而上级的要求和民众的诉求又持续提高的情况之下,基层领导干部工作压力骤增,因而持续地精神紧张、身心疲惫。②来自社会的压力。为官先做人。作为身处一线的基层领导干部,还得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应付上下左右的关系,保持各个方面的联系。“迎来送往、接待材夜思”,“左右逢源、四处结缘”,长此以往,无疑会对基层干部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③来自竞争的压力。由于目前干部梯阶呈金字塔形,越往上越窄,加上现行干部选任机制还有待完善,不可避免地会使大部分基层干部陷入个人角色成长困扰。④来自家庭的压力。由于基层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之中,再之工作环境、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他们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以及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导致其家庭关系不和,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这种来自家庭的压力也会给干部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b4 a8 r9 R- m4 f
# h* D3 E- A! [$ a5 ]' N) l# {# Z
  二是诱惑困扰。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尽管位低权小,但手中同样握有一定的权力,随着交往的人群和接触的范围扩大,一方面,酒色、金钱等社会诱惑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因此,能否真正做到洁身自好、清廉从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效抵御利欲诱惑,对每一名基层干部来讲,的确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 Y. }# ?: R: p( E$ ]0 ~3 [- l2 O5 U# P3 D$ o; r+ {
  三是体制困扰。我国目前的体制和机制仍然存在漏洞或缺陷,使干部在工作上受到严重困扰。有时候执行制度、按规定办事行不通;突破制度限制,违规操作有风险,面临“两难”选择。再者,我国现行干部管理方式不够完善,尚未完全形成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干部管理方式,干部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突发性工作较多,原定计划经常被打乱,该做的工作总是没有时间完成,无形中也增加了干部的心理负担。: G  v, d8 g: F. z6 d5 [
' B( e1 C' N3 R6 _( _% R
  四、基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主要途径
* M! t* j8 L1 W( U6 H: u! q) F8 ^' j8 g! g
  富兰克林说:“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作为身处工作一线、离群众最近的基层领导干部,要时刻注重自我心理调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自然平和的健康心理。依笔者之见,基层领导干部应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3 k0 p/ Q' G2 w* t0 D
# ^# W5 w) [0 `" y$ `- `3 D' Q5 c  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沉稳平和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做到这一条,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才能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的问题;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优点和缺点,坦然地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冷静地应对各种诱惑与挑战,理性地对待个人苦乐与得失,从而自觉地克服和消除悲观消极、焦灼浮躁、贪婪奢侈、孤独压抑等不健康心态,真正做到在“名”上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在“权”上始终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利”上始终保持平淡的心态,在“情”上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
0 d3 z3 `" b& O, v% y5 I- c+ h3 N! p* D5 r
  二要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健康的生活情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工作繁忙、事情繁杂、任务繁重、学习与生活交疲的基层干部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的兴趣爱好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调适心情,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与职工群众接触、交流,时刻注意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位和工作水准。其次,要始终坚持在工作之余自觉养成读健康书报、听高雅音乐、重体育锻炼、融家庭娱乐以及勤参加舒适轻快、健康向上的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从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之中解脱出来,真正起到劳逸结合的调剂作用,而且还能够拉近人际间的心理距离,便于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缘关系,始终拥有一个宽松的社交环境。再次,要始终坚持择善而交。好的朋友是面镜子,可以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提升道德水准,净化心灵空间,促使心态健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坚持择善而交、淡泊而交,注重自己的身份,把握交往的尺度,永葆党员的本色,塑造干部的良好形象。; t  t! e7 R, k' ^3 K

0 j; n6 g! n: q, u9 \  三要注意掌握必备的调适技巧。有了良好的健康心理,关键还要有遇事自我调适之能。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在目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日益凸现的情况之下,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自觉锤炼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质,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自身存在的心理特点,注意掌握实用的心理调控方法和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不断提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首先是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人生在世,挫折难免。作为成熟的领导干部,在面对挫折时,既不会被挫折所累,又不会被挫折所困。恰恰相反,一定会在全面认识挫折本质的基础上,从中吸取教训,调整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新的竞争,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其次是处理压力时的心理调适。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科学应对并及时调适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正确的态度和办法是:在主动接受压力的同时,全面认识压力、分析压力,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应对压力,并变压力为动力。在处理压力时,一定要学会用放松、倾诉、自慰、宣泄、转移以及自我暗示和压抑升华等自我解压办法,合理调整并科学把握好情绪,努力做到在重重压力下从容应对。再次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调适。重点是注重与部属的交往,建立长久友好合作关系,以赢得同事的尊重认同与理解支持。学会以谦逊、诚恳、宽容、赞赏的方式对待部属,尊重他们的权益和意见,容忍他们的缺点和短处,使之乐于与己交往,切忌嫉妒、多疑,确保自己始终在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轻松工作,快乐生活。
9 R3 z8 j+ v6 e5 \$ j1 M2 x' d
8 |( a* o1 o3 \+ j  四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调适能力。自觉地加强学习、实践和思考,是不断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基本途径。一是学会学习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是非辨别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养成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习惯,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之中明辨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拥有开朗豁达、泰然处之的良好心态。二是学会调节情绪,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来自组织、单位、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与诱惑、困扰与困苦,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做到遇事不惊、处事不乱,始终保持沉稳平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状态。三是学会运用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沟通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一剂良药,协调是提高领导艺术的一副良方。沟通力即协调力。作为身处要位的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注重通过采取会议交心通气、个别谈话谈心等沟通协调的方式,及时交流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准确把握思想动向,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及时消除自己与部属之间的思想隔阂和工作分歧,以达到自我调适心理的目的。四是学会尊重差异,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单位、岗位和职位的调动更换以及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的变化,领导干部常常会处于自己意想不到的场景和情景之中。因此,在工作以及社会人际交往之中,需要学会尊重差异,始终坚持以开放的态度、宽容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控,以积极能动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9粉丝

6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