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其实是个不断想不断学的过程,只有始终在学,才能不断进步。通过近期边写材料边思考、学习,认识到写材料要先吃透题意,打好框架,再合理分配各部分素材,注重细节,才有可能完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材料。
0 ?) Y+ @4 z; ^: V3 Q+ X5 N/ S$ O& l6 ^" Z
一、打好框架
4 V: X7 y- E0 r7 y1 |, Q" g0 V6 m6 I8 x$ x
在写任何一个材料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所写材料面向谁、目的何在、应包含的内容、行文语气、文种及格式等,综合考虑后决定本篇材料的大框架,列出提纲。; q* A' f. D8 u
列提纲时应考虑全面,以唯物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如写经验材料时不但要写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还要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写工作总结时不但要写全年所做的工作和成绩,还要写工作中的不足并相应分析原因,找到今后改进的方法等等。常发生的问题是只写好的方面,不写不足;只看到成绩,不揭示问题;只反映目前成绩,不规划今后努力的方向……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往往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旁支,可如果没有这些旁支的话,材料本身就不够完整。写材料的人必须怀抱一颗唯物的、写实的心,才能写出完整全面的材料来,即使我们实在没有完全写实的心态和胆量,那么最起码也要浮皮撩草搞一点问题出来,好让我们的材料显得比较写实。2 b2 n+ e8 K, }
列提纲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各部分都要死死的扣住主题。与主体关联不大的问题即使再醒目也不必谈。当设定主题为材夜思时,我们先谈材夜思的外在美,包括材夜思的眉眼、肌肤、身材、体态如何美。再谈材夜思的内在美,包括各种美的言论、美的举止、美的行为、美的事迹。还要谈一下材夜思的影响力:冲出了亚洲走向了月球、刷新了世俗对美的认识、改造了人类美的基因、推动了世界美的进程……等等。我们还要谈一谈材夜思的一点点不足,是啊,没有不足的材夜思是不存在的,我们说一点小小的不足,反而使这个材夜思更立体化更丰满。最后我们再总结陈辞,高屋建瓴地谈一下材夜思今后的发展方向,使人对材夜思的明天有所了解。凡此种种,围绕着材夜思,以材夜思为中心、为基本点,任何俊男的事就不要往里面扯了;二是注意简洁,这就象解一道数学题有很多种解法,我们就要尽力的找到最合理、最简便的那一种。怎样用较清晰的大脉络来贯穿各项素材?值得认真思考。三要分清主次。不能把小问题列为大项,如在写基层央行的工作总结时,调研信息工作能不能列为一个大项来陈述?虽然目前基层央行普遍重视调研信息工作,但是作为一个全行性的材料,调研信息工作还不能同队伍建设、全行业务工作来并列。当然如果作为专门搞调研信息工作的部门,是可以把它列为大项的。
, G: u4 N" U0 ^8 l顺便的,说一下开篇的一小段。大致分两个类型,一种是浓缩总结型的,它是全部材料的高度概括,材料主体要谈的各项主要内容都可以在这一小段中找到影子。写时基本上凝炼各个提纲的内容就是了。一种是倒述表功型的,先写该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引出下面的材料主体内容。这一小段不属于提纲,却非常重要。只要看一下这双眼睛,就会对材料有个基本的了解。
2 t8 A) o+ e' i: Z9 u* R0 x, T) d% U* J. D" p" K) E- Y
二、正确分层1 L1 ?, j. C7 }2 u/ E
4 b3 c6 o# ]$ F: G: Y( N
好了,现在可以上手写了。每一段最好分层来写。
: C# M5 A2 z0 J! S6 h* t分层好比缠毛线,想必大家都有过缠乱线的记忆吧?若是一圈圈有序地缠下来,又利索又快又省事,乱七八糟缠,线会乱得叫人没法不心烦。材料的每一部分内容也是一样,不管是大的分层还是小的分层,都要有个清晰的脉络。如:我们写队伍建设时一般的习惯是按照班子建设、干部建设、党建、员工素质建设这样分下来。我们写某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时,也最好按照个层次来写,比如可以分写成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人员素质问题、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等等,把一些具体的素材归到各对应项里面去,好比一颗颗零散的葡萄不好拿,如果它有机地生长在脉络上,一提就整串提起,而且还是鲜活有生命的,哪块红,哪块紫,哪块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 Q4 o( ^0 i+ q! q1 i脉络之上,枝叶茂盛。分层之后,该说事说事,该列数据列数据,该举例时举例,该分一二三时分个一二三,横比、纵比、图表……通过使用这些手段材料变得又有骨头又有肉,立体而鲜明。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道路千条万条,条条通向北京。所有的数字、实例、分类、汇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说明作者的观点。
6 Q; w2 K, N" g/ v' P; u% t
- K: Q& ?- s( f* o5 V3 f+ S三、注重细节
2 D5 E/ u# ], @ K1 W/ U4 z$ J% y' p8 a' i. C+ R6 v
现代人好讲究个细节之美,细节之美是在人们达到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后才凸显出来的。如果一个贵妇人化着精致的妆容,身穿名贵的晚装,裙角却有几点油污,那当然很让人难受。同理,如果一个材料框架挺好,分层归类挺好,却语法毛病一大堆、标点乱用、别字挺多,也不太美。: v: \4 n' b, `4 {" m: N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是改,二是改,三还是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材料也是改出来的。虽然有的人出手比较干净利索,有的人写成的毛坯材料毛病较多,但是总的来说,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写好材料后要认真的想,仔细的看,改它个十遍八遍。在自己挑出明显的小毛刺后,最好请别人看一看,找找事儿。呵呵,这个时候,愿不愿意直言指出你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们之间关系的深浅。1 Q5 {& [) {) d6 ^) a" `# y# l
对于标点错用的问题,看看公文处理一书的有关章节,基本可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拜电脑之福,错字现在可以杜绝了,因为电脑只会生产别字,如果我们平时多学习多留心,基本可以避免整篇材料出现三个以上的别字。目前最常见的是“的”“地”“得”通用、“账”“帐”不分、“按”“安”混用。: r3 h, f: C% l b; D0 N2 R
我个人对实践中其他一些细节问题的看法:
- L3 `+ M; _6 n: l" r; z一是把握一点美感。各部分当然不会轻重那么均匀,但也尽量不要弄成第二个问题写了2000字,第三个问题只有47个字。仔细的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把一些素材匀过来点儿,照顾一下各部分的比重。太平均了不合适,太不均匀也不合适,这个度要靠自己把握。 7 o5 J0 I9 d: A/ b0 R& H
我们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不过,好在我们还算得上是敬业的人、认真的人,我们应该也可以把材料修改到基本成熟的程度。7 D! j# r- A+ M4 @0 C) x
对于少数人来说,这还是一种乐趣。当我的思绪游曳在文字段落间,我感到我的心既是寂寞的又是激情飞扬的,活着真是充满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