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 Q; R0 W; s2 f- \ # R' J9 b1 P5 X$ s& q3 L( H
: R* x2 O& G) K6 I* v
同志们:
' G) L9 }' ?3 h6 D' N" w# j5 F( s, \; x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d5 g0 P- ?7 f/ N
今年年初,根据中央关于开展纪念活动的精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直机关党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军区政治部、团省委、省老区办、省关工委、省老促会9个部门共同主办,东南新闻网、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海峡教育报、小学生周报、福建老年报、党的生活、红土地、福建党史月刊9家媒体一起协办了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
+ V9 B, U+ P }4 o福建的长汀、宁化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福建人民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的这项活动,省委领导十分关心并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写入了省委常委会议纪要。, Z; m2 _, p. ^; b
长征知识竞赛活动,从5月1日公布竞赛试题正式开始后,得到了各级党、政、群部门和工厂、学校、部队领导的热烈支持,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群众热情响应、积极参与,到7月31日征答阶段结束,共收到来自省内外2000多个参赛单位、数万个基层集体寄来的40多万份答题卡,盛况超过了历次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圆满地完成了省委下达的这项光荣任务。
; D% v3 X1 e0 ]% D; f. a0 l这次长征知识竞赛活动,有214位个人获奖,其中特等奖2名、一等奖9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27名、优秀奖158名,有62个单位获得组织奖。我代表主办单位,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7 g; o0 |& f0 c3 g2 z2 o& b5 A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一下这次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
' `4 C" W Y6 U- v0 K: g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主办单位的精心组织,协办媒体的大力配合,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是这次竞赛活动取得成功的根本。主办单位和协办媒体始终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宣传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 ]+ e9 ?, V/ {
一是扎实开展宣传教育,深入搞好组织动员。9家主办单位以“闽委史〔2006〕19号”文件联合行文发出通知,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在全省形成“学习长征知识、参加知识竞赛”的氛围,大力推动广大群众把学习长征知识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长征精神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3 A3 r' a. S7 J. L9 K9 L, h1 x
二是协办媒体大力配合,切实扩大宣传效果。在知识竞赛试题的发布中,协办媒体注重运用自身的网络、报纸、刊物,进行多渠道、多领域宣传,增强信息辐射功能,扩大知识竞赛活动的宣传面,不断将竞赛活动引向深入。
. _: n! s! f- q: }& H6 k* D& b4 ?三是认真编写竞赛试题,做到准确全面客观。长征知识竞赛有100道试题,内容涉及从第五次反“围剿”到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立足于中央红军长征从福建出发和途中的重大事件,同时涵盖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我省的主要战斗经历和西路军将士的征战历史。既有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也有反映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卓绝;既有反映福建苏区人民积极扩红支前的内容,也有反映长征路上闽籍子弟兵的英雄事迹。. { I) |/ Y4 y w2 u( }, _
四是精心组织阅卷评奖,做到细致严谨公正。面对来自省内外的40多万份答题卡,专门组织人员进行分类整理、统计、阅卷、评卷。10月中旬专门召开评奖协调会,由9家主办单位及9家协办单位公开抽奖产生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及评出组织奖。
m4 N; Y: D* y- b8 q: K这次活动组织严密,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呈现以下四个特点。5 e. C6 V( ]: [2 B5 C
第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武警福建总队、华能福州电厂等单位的党委高度重视,将这项活动作为纪念建党8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认真开展,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晋江市关工委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直党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发文,要求切实做好组织工作。同时,精心编写宣传材料,向各中学、职校、市直小学、幼儿园,各镇、街道教委办、关工委和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宣讲,并赠送《弘扬长征精神,加快海西建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等和竞赛试题相关材料,翻印竞赛试题和答题卡等,还专门召开各镇、街道、市直关工委专干会议,充分做好发动组织参赛的工作部署。4 Z! L% N) K- H) \
第二,参赛面广,行业多。参加这次长征知识竞赛的人员涵盖面较广,除了本省外,还有天津、浙江、江苏、辽宁、山东、江西、安徽、黑龙江、湖北等地的群众参与。参赛行业众多,有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军人、国家干部、离退休老同志等。他们当中,有捍卫过红色故土的老红军,有掩护支援过红军的“五老”人员,更多的是中、小学生。许多单位是团体参赛,晋江市关工委组织了607个单位参赛,收回答题卡14万份,泉州市教育工委也组织了14万人参赛,使得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 B, u, G6 e& `+ @# s: b, r! l, n第三,参与积极性高,热情高。参赛者中,年龄最小的是9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最大的是90多岁的老红军、南京军区老干部服务二处的王玉清和老红军、中共福建省委党史顾问谢毕真。龙岩市干休所的老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在个人查找资料完成作答后,还请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逐题核对,力争准确无误。台江区建设局的退休女干部陈瑞英在来信中写道:“我虽然老了,但我依然坚持学习,阅读报刊杂志。知识竞赛试题发布后,我在众多党史书籍中查找答案,像红军革命作战精神一样,迎难而上。”并在5月28日亲自把答题卡送到《福建党史月刊》编辑部。许多参赛者来函来电说,这是一次了解历史、教育后代的好机会。, n2 V, P# I4 J8 P' R5 y* u7 j8 C
第四,达到了预期,取得了实效。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收到的试卷有75%来自学校。许多学校的领导,立足于普及党史知识以推进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紧紧围绕知识竞赛试题,或是编写宣讲提纲,宣传长征历史,普及长征知识;或是组织观看图片展览,组织网上查询;或是举办时事专题讲座,以历史的责任感不断增强现实的使命感,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Y+ S$ U9 X/ {! \! L
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长征的革命精神我们要继承、发扬,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就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就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就是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牢记宗旨、执政为民,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真正把长征精神贯彻落实到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实践中,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持久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F7 P- W4 h4 b2 Q) u
同志们,让我们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谱写中华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E6 t+ h& v. X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