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r3 \+ ^8 e2 x4 J% `/ G 5、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与一位同事(或同学)需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某种原因他有些情绪,表现出工作积极性不高。你是怎样对待这种情况的呢?请举个例子,好吗?(4分) ! \7 J$ ^7 {* L& Z" \8 u
追问1,该同事有什么问题?对工作有什么影响? # e& ~. g: d* ?% j9 h# ?5 c
追问2,你是怎么做的? 追问3,结果怎样? 考官也可根据回答情况随机追问。
7 N' o3 X9 [7 ]) n, y) w9 c8 L 解析:出题思路:行为性题目。该题考察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着重考察其人际沟通及与同事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和能力。 6 B4 d- L% l$ y: o, b2 @
参考评分标准:
' y, `/ v: l3 D! Y9 C+ u& G9 A 好:具备主动合作的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能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来促进工作。 / ]; P: s% k! H. j1 }
中:有合作意识,能够与对方沟通,基本上能采取措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不影响工作。 $ F- p, j# T6 K/ M
差:无合作意识,不能理解他人,或采取的措施不得力,可能使工作无法进展。
: t. [5 `6 y" }
2 R+ r l6 d! Y" U5 x0 t# x 6、在你的工作经历中可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你所在的组织(如单位、科室、班级、工作组等)与另一兄弟组织之间产生了矛盾或冲突,要由你采解决,如果有,请你举例谈谈整个情况。(5分)
" }0 E" d6 r X5 ~ 能举例,则追问:
1 v( e" R& m# [# c U$ U4 ^ i1.当时遇到的是什么矛盾(问题)? 2.你的任务是什么? 3.你采取了什么办法(措施)? , Z$ ~ z5 J$ v8 n* C5 b
4.最终的效果如何?
Z: H3 E0 S3 }( a! N不能举例,则请考生假设有这样的情况。请他谈谈想如何处理两个组织之间的矛盾。
# D' i# ~* r5 W0 H, E& Z- j 解析:
6 ]- x' @/ f# `, y出题思路:行为性问题或情境性问题。通过考生的回答了解他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解决平级组织间矛盾问题的能力。 " |2 j% R1 M! E
参考评分标准:
: q0 f+ E7 z& E V- k: W& W 好:考生能够洞察问题并协调各种关系,考虑问题全面,能抓住关键,措施得力,且能条理清楚地表达。
3 [' a6 B% }, |
u# X$ B% \9 c6 k 中:考生能够对问题加以解决,办法基本有效;表述的条理基本清楚。
+ B( a6 @# M# r8 B差:在所组织的活动中表现出组织、协调能力差,工作措施不得力;表述的条理不清。
2 L0 c( W2 E$ i9 [; b4 R ; }$ i$ `4 B. x8 Y' ~, E3 E
7、你的司长让你将一份急件送给中宣部,第二天却发现送错了单位,他不仅不承担责任,还生气地批评你马虎大意,没按要求将材料送给文化部。这时,你要怎样表白自己,而又不影响工作,不加剧你与领导的矛盾?(3分) 2 N+ b" Q g5 H
解析: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该题用于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情绪稳定性,考生应该尽快找出压力情况下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法灵活周到。该题也能考察考生处理与上级关系的能力与技巧。
5 ~1 E& [: B/ Y* U: v1 R2 u 参考评分标准:
0 f) Q- e, t: U( E9 v 好:情绪稳定,思维敏捷,考虑问题周到。如:当时不做解释,只抓紧时间补救,以后选择较轻松场合,再做适当解释。 ! w# I+ y4 w1 _, J" \5 g
% w/ g" u' _; D' }- p
中:情绪基本稳定,反应基本得体。 & B+ [. U) I# b
差:情绪慌乱,不知所措,或解决办法不当。如:与领导争辩。 3 a+ u1 `. @3 Y5 R# l# n
6 P6 X5 p! L. Y. t; H3 l% W4 Q* p 8、假设你手头上有好几项工作没有完成,可是上级又给你安排了一项任务。你感到自己完成这项工作有困难。你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此题备用,3分) + b. T4 J( P) K# w9 @
解析: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该题用于考察考生的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主要是在组织中处理权属关系的能力。 9 l! c- F( p/ R* a: M
参考评分标准: 3 Q( D2 C" l, z' ~% n8 [
+ b# y0 J2 P2 Q
好: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有很好的交往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能用适当方法让领导了解到自己现有任务已很重,并能向领导提出完成该任务的可行建议。
$ g s) k! X# F! c8 G 中:能与人沟通,交往中有一些方法、技巧,能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能让领导认识到自己的困难。
+ E& k8 } `% i; I
+ e' c) X1 |% F. D+ J' w差:不能与他人沟通,交往中缺乏技巧;难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无法让领导了解自己的困难,或直接顶撞领导。
) h+ H0 P8 R) b* H) g w- ~4 \' r+ ^! ~
* \' H' _4 r8 K8 Z 9、这次报考,你的笔试成绩一般,面试情况也不突出,你觉得我们会录用你吗?(3分)
% ~) |. ~. n% Q) w 适当追问: 0 D7 K4 R; ^$ m1 R
你对公务员招考有什么看法? 听说你找人帮你疏通关系了? - L' p1 M, Y P4 M7 W( t2 n4 W
$ C$ r& U1 I' M4 K% a2 L1 Z
解析:
9 [* p- s y; G8 M! I) n% z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该题有意地给考生施加压力,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自哉情绪控制及自信心。 1 T- v/ w1 J. K. a6 l0 c/ _
参考评分标准:
/ U$ ?; |+ k/ U3 p- e$ D 好:情绪稳定,思维敏捷、自信,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并设法得体地突出自己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 H8 Z- L# j/ Q 中:情绪在控制后趋于稳定,对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
$ @4 b5 i- I' S, H8 ~4 Y0 @
1 O7 M1 g' H* P/ y5 x$ l# w差:不知所措,只急于解释,语无伦次或沮丧不安,缺乏自信,完全符合考官的意见或否认考官的陈述。 " Q) S& U& ?0 C
, s5 g$ ~1 B5 k: i2 {$ X1 E" o( v7 }8 y 10、北京市现有数万下岗职工,他们的再就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然而,每年却有上百万外地人在北京打工,挣走了上百亿元人民币。请分析一下造成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原因,并简单谈谈你认为合适的解决办法。(5分) - ^. } I) f/ ?" d/ B
解析:出题思路:智能性问题。通过对比较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考察考生对社会的关心程度。注意不要对考生的观点做正确与否的判断,而主要看其是否言之成理。
5 }+ I' z, s( N) r- R$ y
3 g0 E# T; K+ D 参考评分标准:
. Y3 L2 i- ]% q
2 L" G$ M$ d: g5 O 好:能够全面地分析问题,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恰当,论证严密,考虑问题有深度,且有独到的见解,言之成理。 / C1 z% n. n8 ?: l- [" `. ?
# ]( t4 d0 b( u6 l ?
中:基本上能够考虑到问题的主要方面,论据恰当,论证合理。
7 b% Z- ], a! ~* J% ~3 D 差:考虑问题片面,论据不当,论证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