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一定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问题依然严峻。当前,我老秘网县的污染物排放在一些领域、一些环节仍然处于高位,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责任落实还存在差距,污染防治的拐点尚未真正到来,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这次出台的《方案》,就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啃硬骨头、涉险滩的一项重大决策。方案明确了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攻坚克难的主战场和路线图。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污染防治攻坚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老秘网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解读并部署落实《*县污染防治集中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动员全县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向污染宣战,迅速掀起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的高潮。下面,我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重点强调八个方面的攻坚任务。一、坚决打赢工业污染深度整治攻坚战,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工业污染是我老秘网县大气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治理工业污染,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一)要坚持标准引领,淘汰落后产能。历史上的燃煤锅炉和“小散乱差”企业整治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我们在2017年前就已对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或拆除,但随着发展,新的污染源和治理难题不断出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严格执行最新的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例如,对于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把关环评准入,像今年2月公示的金刚石软磨片项目,其废水排放就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废气排放需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并对VOCs等关键指标实行总量控制。这为我们存量企业的升级改造树立了标杆。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行业内的工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再排查,特别是金刚石制品、医药制造等我老秘网县的重点产业集聚区,要对照现行标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坚决依法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二)要强化源头控制,深化全过程监管。污染治理不能只看末端,更要管住源头。所有工业企业,特别是涉及废水排放的企业,必须确保其外排废水全因子稳定达到《惠济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918-2014)的要求。对于排放总磷的重点企业,要确保总磷在线监控设施稳定运行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数据要真实、准确、有效。生态环境分局要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测和监督性监测机制,加密监测频次,并继续执行每季度向社会公布未达标企业名单的制度,用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企业履行治污主体责任。(三)要突出重点整治,务求取得实效。针对工业堆场、料场,要严格落实密闭、覆盖、喷淋等扬尘防控措施;针对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企业,要全面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并配套建设高效的末端治理设施。我们要通过这次攻坚行动,真正解决一批长期存在的工业污染顽疾,推动我老秘网县工业经济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二、坚决打赢黑臭水体歼灭战,还人民群众清水绿岸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我老秘网县惠济河、古黄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已从持续稳定V类向更好的标准迈进,但县城建成区和部分农村地区的黑臭水体问题依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一)目标必须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水质优于Ⅳ类。这意味着我们要让惠济河、古黄河、余河坡、小沙河、永安河、商柘运河等流经我们身边的每一条河流,都能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转变。(二)标准必须严格。治理黑臭水体,不能只凭感官,更要依靠科学数据。我们不仅要做到水体无令人不适的异味、岸边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更要确保各项理化指标达标。透明度不小于25厘米,溶解氧不小于2毫克/升,氧化还原电位不大于50毫伏,氨氮浓度要严格控制在标准值以下。这些都是硬杠杠,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尺。(三)措施必须系统。治理黑臭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方针。一要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这是控源截污的根本。水利、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对所有河道进行地毯式排查,摸清每一个排污口的位置、来源、排放量,建立台账,分类施策,坚决堵住所有非法排污口。二要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城区的雨污分流管网体系,确保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减少入河污染负荷。三要结合容湖、余河坡、古黄河的综合治理工程,科学开展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三、坚决打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畜禽养殖业是我老秘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养殖污染也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难点。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将污染防治贯穿于畜牧业发展的全过程。(一)规划引领是前提。我老秘网县已经印发了《*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这是我们工作的总纲领。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资源化利用台账覆盖率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氨减排比例要削减5%。这些目标任务已经分解,农业农村、畜牧、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对照规划,挂图作战,确保各项指标如期完成。(二)主体责任是关键。养殖场(户)是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全县所有规模养殖场,特别是规划中点名的35家重点整治场,必须配套建成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储存、处理和利用设施。对于*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下属分场、元发养殖厂、如意养殖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规模养殖场,要带头落实氨减排试点建设任务,探索高效、经济的减排技术路径。我们要强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与项目申报、资金补助等政策直接挂钩。尽管目前关于企业减排责任书的签订进度数据不详(查询结果显示相关信息缺失),但这项工作必须立即启动,农业农村局要牵头,确保责任书签订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三)种养循环是出路。治污的出路在于资源化利用。我们要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规划中明确在大仵乡、马集乡、安平镇等9个乡镇开展的13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就是要打造样板。要积极支持河南丰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众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施主体,探索粪肥还田的长效机制,打通粪污变肥料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四、坚决打赢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攻坚战,守护我们的“*蓝”扬尘污染是影响我老秘网县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具有点多、面广、易反弹的特点。治理扬尘,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实施精细化管理。(一)要抓住重点源头。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市政工程、道路运输是扬尘的四大主要来源。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并巩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即各类施工工地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要求:施工围挡100%、物料堆放覆盖100%、出入车辆清洗100%、施工现场道路硬化100%、渣土车辆密闭运输100%、洒水降尘100%。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住建、城管、交通等部门要加大巡查频次,对于不达标的工地,要坚决执行“一票停工制”,依法予以高限处罚,并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参与政府项目招投标。(二)要压实部门责任。扬尘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必须构建起“条块结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住建局管好建筑工地,城管执法局管好市政工地和渣土运输,交通运输局管好国省道和交通工程施工,水利局管好水利工程,自然资源局管好待建裸地。各乡镇(街道)要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环保部门要发挥好统一监督协调作用,利用科技手段,如推广工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联网,实现对扬尘源的全过程、全天候监控的目标。(三)要创新管理模式。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道路“以克论净”的考核办法,用量化指标倒逼道路保洁水平的提升。同时,要鼓励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承诺书》,将外部监管压力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五、坚决打赢移动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随着我老秘网县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移动源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一)要优化车辆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等公共领域率先突破。要继续鼓励营运客货车辆实施“油改气”工程,提高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比例。(二)要加强在用车辆监管。公安、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特别是要加强对重型柴油货车的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查。(三)要强化交通疏导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公安交警部门要科学划定货车限行、禁行区域,引导过境货车绕城通行,减少对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对各自领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如***、装载机等)进行全面摸底、编码登记,并纳入统一监管,严禁使用排放不达标的机械设备。六、统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油烟治理与能力建设,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除了上述五大主战场,我们还必须统筹推进其他几项重点工作,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一)关于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这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一环。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要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的处理模式,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污水直排问题。(二)关于餐饮油烟治理。城市餐饮油烟虽小,但积少成多,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的“烦心事”。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对城区餐饮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督促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单位安装并正常使用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建立定期清洗维护台账,严厉查处油烟扰民行为。(三)关于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需要过硬的作风,也需要科学的支撑。要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和装备。要善于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环境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治污提供有力保障。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打好这场攻坚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为确保《方案》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我再强调三点要求:一是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本地区、本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把《方案》中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细化到岗、量化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县政府将严格执行《方案》中明确的每周调度机制,对进展缓慢、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通报、约谈乃至问责。污染防治的成效,将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与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直接挂钩。二是必须强化督导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好的方案必须靠有力的执行来保障。生态环境、公安、住建、城管等执法部门要利剑高悬,敢于较真碰硬,综合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全覆盖”。要组织专门的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深入一线,明察暗访,确保各项治污举措真落地、真见效。三是必须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共治氛围。污染防治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最广泛地参与。宣传部门要开辟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我老秘网县污染防治的决心、举措和成效,及时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通过热线、网络等方式举报环境违法问题,让污染行为无处遁形,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同志们,污染防治攻坚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仗。它关系到*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抓铁有痕的干劲,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落实好本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坚决打赢这场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歼灭战,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页:
[1]